甲骨文是中华民族远古文明的瑰宝,也是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诸多宝贵物质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因为年代太久远、存世量少、字形奇特且残缺,致使这些商殷文字所携带的2000多年的人文信息显得虚无飘渺,难以捉摸。也正因为如此,在其出土面世的110余年里激发了众多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不懈的探索和考证。
近日,笔者得知我们芜湖也有一位古稀老人毕生醉心于此,在40余年的漫长岁月里孜孜以求,心无旁骛地专攻甲骨文字的读音和字义的诠释,希冀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破译甲骨文字的"密码"。最近,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甲骨文字辨释》上、下册,洋洋60余万字,图文并茂,内容详实。从这套书里我们看到了一种追求、一种精神。怀着敬佩和好奇,我拜访了此书的作者----璩效武老人。
日前,笔者在芜湖市劳动路一栋年久失修的宿舍楼里见到了这位满头白发却精神矍铄的老人。
我特别想知道一位在工厂工作了一辈子的人为什么会对中国的古文字有如此执着的追求?这里有着怎样的渊源和情结?老人沉浸在了对往事的回忆中,虽然久远又那么清晰:祖籍桐城,我的童年就是在那个极具文化气息的地方渡过的。祖父是清末的秀才,他老人家对众多子孙们的要求现在听起来很好笑:读书人,最少要能做三篇文章七篇诗!孩子们黎明即起,颂读经典。这个良好的习惯我沿袭了一辈子,每天我都是凌晨3点即开始伏案,数十年乐此不疲。我父亲毕业于金陵中央大学,他的诗、书、画俱佳。无论真、草、隶、篆都有极高的造诣。我母亲虽然生活在推崇"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家里却让她读到了安庆女子中学。后来还教过私塾。所以我的大家庭文化氛围很浓。原来家里都是希望孩子们能读书成才,家庭的教育也都是从这方面着手的。但是随着不断的政治运动的冲击,我的家庭也在所难免,发生了很大的变故,迫使我初中毕业只能就读于师范学校。50年代末我从屯溪师范毕业后分配到无为县的一所小学教书。因为担心家庭的历史背景在学校里会受到影响,不如到工厂会简单得多。基于这种思想,我从无为的学校辞职,回到芜湖,进了纺织厂当了一名保全工。后来事情的发展证明了我当初的改行决定是对的。几年后爆发了文革。在这种特定的历史时期,我正好"躲进小楼成一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做我自己喜欢的研究。也就在那段时间我对能找得到的有关甲骨文的书籍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并由此进入了我四十余年的求索、考证之路。
衣着朴实的老人潜心专研他所热爱的学问,厚厚的上下两册书凝聚了璩效武老人的心血
当笔者很好奇的问到,面对这么深奥冷僻的文字,怎么就能坚持研究得下去呢?老先生笑道,一是对祖国古老灿烂文化的敬畏,再也是企图通过对古文字的下确解读来了解远古历史上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天文、地理等等。因为我认为前人对有些甲骨文字的识辨有误,我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反复求证,去伪存真,乐在其中。这里只试举一例:甲骨文从出土问世至20世纪50年代的时间里,一直被错当"卜"字用的"文"字,因而其文名被疑作"卜辞",固此,也就一直被"卜辞"之间玄为"天书",束之高阁。经大量甲骨文字和其文句的诠释,它真正的文意不是"卜用"、"卜辞",而是当时宫廷里专用于记事的文书----策和板。新的解读就把许多被歧义了的文句训读了。同时获得了大量从未报导过的历史资料。以此类推,我们就可以准确辨认、辨义它。看似天书的甲骨文,也就等于拿到了开启此文字的密码,让这些古老文字所记载的史料更接近真实。
说到这里,老先生充满感激之情地说:在我这么多年的探究和学习考证工作中,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首先是我的妻子,她终其一生,无怨无悔地支持我,承担了家庭的所有在事小情,让我能专心致志投入其中;还有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张健先生及其同事们,研究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参考资料,他们给与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还要感谢甲骨文学术研究领域里的诸多前辈们给与的指导……
最后,笔者问,书已经出版,是否大功已经告成?老先生正色道:绝不敢如此说。因为甲骨文字所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到天文、地理、世系、社会活动等等诸多方面,要能真正解读出甲骨文时代的各种社会信息,还有许多工作可做。我还在继续论证然后总结整理多年来的积累和收获,争取在有生之年把计划中的甲骨文字系列书完成,给众多的历史爱好者和甲骨文爱好者提供又一家学说,不管其结果是引起争鸣还是能达成共识,我觉得都是对祖国的古文字解读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我会很欣慰。